邮箱登陆 设为首页 联系我们

中文 English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期刊出版 > 名家讲堂 > 正文

中俄关系:充满强大的内生动力--赵鸣文

2019-09-25
  

  2017年,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在高水平上行稳致远,政治互信和战略协作水平不断加强、各领域合作深入发展。尽管两国在战略协作和互利合作中仍存在一些"发展中"的问题,然而中俄关系始终保持稳健的发展势头。

 

一、政治互信和战略协作水平不断提升

  中俄领导人在双边会晤时反复强调,无论国际形势如何变化,两国相互之间都将努力支持对方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领土完整等核心利益。中俄已成为真正相互信赖的战略伙伴。

  (一)元首互动频繁。2017年,两国元首保持5次正式会晤和其他形式的紧密互动,及时就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对表"、交换意见,为双边关系发展夯基领航。双方在二十国集团峰会前一天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俄罗斯联邦关于进一步深化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俄罗斯联邦关于当前世界形势和重大国际问题的联合声明》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和俄罗斯联邦外交部关于朝鲜半岛问题的联合声明》,进一步协调了两国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的立场,强调无论国际形势如何变化,两国都将恪守《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相互视对方为外交优先伙伴。两国元首在亚太经合组织峰会期间会晤时重申,双方将始终把发展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作为各自对外政策的优先方向,保持高层密切交往、加大相互支持,加强在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上沟通协调,巩固业已建立的高度政治互信,携手推动两国关系迈上新的更高水平。两国元首在分别致俄中友协成立60周年庆祝大会的贺信中,高度评价俄中友协为增进两国人民相互了解和友谊所作出的积极贡献。在中共十九大闭幕和习近平再次当选中共中央总书记后,普京总统第一时间打来电话祝贺,称这充分体现了中国人民对习近平领导的中国共产党的信任和支持,及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和人民中享有的崇高威望。习近平主席则感谢普京总统的祝贺并强调,俄罗斯是中国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无论国际风云如何变幻,中方深化中俄关系的决心不会改变。

  (二)战略磋商机制化。习近平主席和普京总统在致两国执政党对话机制第六次会议和第五届中俄政党论坛的贺信中均强调,两党的"对话会"和"论坛"是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两党机制化交往的重要平台。双方在中俄议会合作委员会第三次会议期间提出,两国的立法机构合作不仅要跟上双边关系发展节奏,更要为两国深入开展全方位合作创造良好的法律和政策环境。在中俄第十三轮战略安全磋商期间,双方提出要认清加强战略互信和战略协作、加大在涉及彼此核心利益问题上相互支持的重要性,不断丰富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内涵,维护好共同战略安全利益,为各自发展振兴营造更加安全稳定的外部环境。

  (三)发展战略对接。俄方"2030经济安全战略"与中方包括"两个一百年"在内的国家发展战略十分契合。中方始终对欧亚经济联盟持积极支持立场,视其为共建"一带一路"重要战略伙伴,俄罗斯可在这一建设中发挥独特和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俄方高度评价中方对大欧亚伙伴关系倡议的支持,将"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和欧亚经济联盟建设对接视为优先任务之一。"统一俄罗斯"党总委员会副书记热列兹尼亚克认为,欧亚经济联盟与"一带一路"对接合作具有世界性意义,有望成为最成功的地区一体化工程之一。经过5轮谈判、3次工作组会议和2次部长级磋商,中国与欧亚经济联盟签署《关于实质性结束中国与欧亚经济联盟经贸合作协议谈判的联合声明》。

  (四)美国因素未能干扰中俄关系。无论是特朗普总统试图采取"拉俄抑华",还是"联华制俄"策略,中俄关系都没有受到任何影响。俄驻华大使杰尼索夫早就表示,虽然特朗普的竞选口号及其承诺正在逐步变为具体政策,但无论是对中国还是对俄罗斯而言,俄中关系都是政治方程式中的常数,俄中关系不会因美国政府更迭而发生变化。当特朗普改变对华强硬路线后,俄总统顾问格拉济耶夫公开表示,基于俄中关系是建立在务实且利益一致基础上,并不会出现"中美国"的情况。俄精英也普遍认为,"中国领导人与特朗普的会晤没有使俄中合作走样"。[1]至于中美签署2,535亿美元的意向性天价合作项目协议,不少俄罗斯专家认为,这并不会影响俄中高科技和能源等领域合作的广阔前景。中国外交部长王毅更是坚称,当今中俄关系处于历史最好时期,两国互信达到历史最高水平,中方对中俄关系充满信心,绝不会因外部因素影响而动摇。

  (五)俄罗斯不断深化对华认知。普京总统及其精英阶层公开赞誉中国是促进世界经济发展的引擎和"牵引船"。[2]如今,在俄罗斯用"全球科技领军者"一词来形容中国已无人感到吃惊,中国不再是廉价日用品的代名词,其科技完全可与西方媲美。俄共领导人久加诺夫不无感慨地说,中国完成了堪比苏联时期斯大林工业化的宏伟现代化,其工业产值世界第一,正在成为全球主要金融、经济和工业中心。[3]中国向世界展示了一个很有吸引力的国际秩序新模式,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加入中国航道。[4]相比之下,俄GDP占世界的比重却下降至2%。在此情况下,再说谁是兄长、谁是小弟已无意义。俄罗斯对与中国的平等合作模式感到满意。[5]与10年前相比,现在俄罗斯人对华态度更趋友好。全俄社会舆论研究中心民调显示,将中国视为战略和经济伙伴的俄民众比例从2005年的34%上升至50%;对于俄是否需以某种方式回应"中国部署导弹"的问题,有24%的受访者认为无须担忧。[1]俄"社会舆论"基金会的数据显示,62%的受访民众认为,在俄罗斯的对外关系中俄中关系最好,中国对其友好度首超传统的"头号盟友"白俄罗斯,跃居俄罗斯最友好和亲近的国家榜首。

  面对新一轮的"中国威胁论"泛起,俄精英纷纷批驳,这与欧美炮制的"俄罗斯威胁论"如出一辙,都是西方政客用来吓唬本国民众的舆论工具;正是这些别有用心的人不断向俄"灌输来自中国的威胁论调",企图让俄中相斗,"可我们已不再相信"。[2]所谓的俄罗斯可能沦为中国经济附庸的论调越来越没有市场。俄中经贸合作中心主席萨纳科耶夫指出,俄过去一直向欧洲出口石油和天然气、购买来自西方的大量商品,但无人提及俄对西方的依赖问题;而今,有人说俄经济面向中国将丧失主权,这显然是鼓噪"黄种人是威胁"的"挑唆行为",中俄经济利益互补,即使在互利合作中出现某些竞争现象,其也是"正和博弈"。[3]至于中方针对美国在韩国部署"萨德"反导系统的严峻情势,有可能在东北地区部署"东风-41"洲际弹道导弹的传闻,俄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明确表示,俄方没有把中国某些发展武装力量的行动以及军事建设视作对俄的威胁。俄联邦委员会国际事务委员会主席科萨切夫称,俄中在安全领域的合作正处于前所未有的高度,对此没有任何理由感到顾虑;俄大部分国土都处于中国导弹无法攻击到的盲区。[4]

  (六)战略协作更趋紧密。中俄一致呼吁国际社会努力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克服全球经济增长难题,反对贸易保护主义。两国重申:联合国作为最具普遍性、代表性和权威性的政府间国际组织应继续在全球治理中发挥核心作用;支持对联合国及其安理会进行必要和合理改革;愿同国际社会一道致力于完善全球治理体系,维护国际战略平衡和稳定,共同应对恐怖主义等全球性威胁和挑战,推动地区热点问题的政治解决进程;认为某些国家以所谓导弹威胁为借口,单方面发展并在欧洲和亚太地区部署反导系统,严重损害包括中俄在内的域内国家战略安全利益,对国际和地区战略平衡与安全稳定带来消极影响;反对并呼吁有关各方在中俄《防止在外空放置武器、对外空物体使用或威胁使用武力条约》草案基础上尽快启动谈判进程,共同维护《不扩散核武器条约》作为国际核裁军和核不扩散体系基石的权威性和有效性;主张就打击生化恐怖袭击制定国际公约,对叙利亚使用化学武器展开独立全面调查;高度评价俄空天军应叙利亚合法政府要求,为恢复叙领土完整和国家主权开展的反恐行动;谴责美国在韩国部署"萨德"反导系统是对来自朝鲜方面可能威胁的"不相称"回应,令朝鲜半岛核问题复杂化,给亚太地区安全带来严重风险。

 

二、军事与安全合作更加深入

  中俄传统和非传统安全领域合作深入发展,两军关系持续高位运行,军事互动与军技交流更趋紧密。

  (一)共同举行反导形势吹风会。在日内瓦裁军谈判和联大第一委员会会议期间等多边场合,中俄两军就全球和地区反导形势先后联合举行3次吹风会,重申有关国家以牺牲他国安全为代价、谋求自身绝对安全来发展全球导弹防御系统必然恶化国际安全环境,严重威胁国际太空活动安全、破坏全球战略平衡与稳定,引发对抗甚至军备竞赛。双方还向联大提交了两国不首先在太空部署武器的决议草案,呼吁所有国家支持这一倡议。

  (二)俄方履行对华军售合同。俄已向中方交付第三批5架苏-35S战机,中方飞行员前往莫斯科接受驾驶此类飞机培训。2018年,俄将向中方交付余下的飞机和地面设施及备用发动机等设备。本应2016年底向中方交付的首批S-400防空导弹系统已于2017年12月向中国起运。俄新社报道称,中俄同在一片天空下,双方必须尽可能地利用两国战机和反导系统的合力来抵御各种当代威胁;俄中不打算建立基于相互义务的传统军事联盟,但共同防卫空间比形式上的联盟更重要。

  (三)加强网络安全合作。中俄立法机构在制订网络空间普遍行为规则方面积极开展合作,携手应对来自网络空间的威胁。两国共同声明,谴责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呼吁国际社会摒弃双重标准,以形成政治合力,标本兼治,共同打击恐怖主义。双方表示,要进一步深化两国在信息通信技术方面的合作,防止恐怖分子利用相关技术对各自的网络进行攻击,共同探讨国际社会在该领域开展合作的形式及具体措施,制定打击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从事恐怖主义的公约,为各国开展多边执法合作提供依据。

  (四)举行海上联合军演。在《2017—2020年中俄军事领域合作发展"路线图"》框架下,两国海军在毗邻俄罗斯的波罗的海、日本海和鄂霍次克海举行两个阶段的"海上联合—2017"军演。这次军演开创了多个"首次":两国海军首次在波罗的海水域举行军演;中方首次将海军作战力量投送至波罗的海并首次将最新型战舰——052D型导弹驱逐舰投入两军演习;俄方首次邀中国海军进入波罗的海和鄂霍次克海联合演习并与中方演练对"失事"潜艇救援,这也是俄方首次与外军演练此类科目,凸显两军高度互信水平和深厚友谊。通过联合军演,进一步提高了两军战舰联合行动的组织和协调水平,并彰显了两国海军携手维护世界和平与地区稳定的坚定决心。12月,中俄两军在北京举行"空天安全—2017"第二次首长司令部联合反导计算机演习,大大提升了双方在联合反导方面的能力。中国武警部队与俄国民卫队在银川某训练基地完成"合作—2017"联合反恐演训,极大地增强了两支部队在本地区突发恐怖主义威胁时的联合应对和作战能力,达到了相互学习、交流反恐战法和实战经验、增进友谊和深化合作目的。

 

三、其他领域合作不断跟进

  中俄两国在高科技、经贸、金融、能源、基础设施建设、毗邻地区和农业等领域的合作不断取得新进展。

  (一)高科技两国正式启动AHL重型直升机项目及相关合同的签署筹备工作。中俄国际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CRAIC)在上海挂牌成立,标志着双方的CR929远程宽体客机合作项目迈出实质性步伐。中国卫星导航系统委员会与俄国家航天公司签署包括建立卫星导航创新中心等内容的合作议定书。两国有关部门完成"北斗"与"格洛纳斯"导航系统的兼容性测试,并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航天局与俄罗斯联邦国家航天集团公司2018—2022年航天合作大纲》,双方将在月球和深空、特殊材料、卫星系统、地球遥感、飞船碎片寻找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

  (二)经贸在习近平主席对俄国事访问期间,双方签署价值达100 亿美元的近30份合作文件。两国投资合作委员会确定的73个优先投资项目中的17个项目已在积极落实之中。[1]中国已成为俄最大的投资来源国,"一带一路"项目框架内34%的投资流向俄罗斯。中俄经贸合作呈现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中国连续7 年保持俄第一大贸易伙伴地位。2017年前9 个月,中国对俄投资同比增长34%,全年两国贸易额上升至840.71亿美元,同比增长20.8%。其中,中国对俄的出口额为428.76亿美元,同比增长14.8%;进口额为411.95亿美元,同比增长27.7%。[2]俄罗斯专家坦言,中国在恢复俄经济方面发挥了足够重要的作用:俄中贸易和农产品对华出口的增加有助于俄罗斯对本国出口结构实现多元化;中国保持高速经济增长也对其保持原材料的理想价位提供支撑。两国跨境电商合作快速发展,并成为双边经贸合作新亮点。"全球速卖通"成为最受俄罗斯人欢迎的电商之一,也是俄最大的外国电商平台,用户超过2,220万。继两国开通从郑州、哈尔滨分别到新西伯利亚的定期邮政航班以来,哈尔滨至叶卡捷琳堡的定期邮政航班也将正式开通。双方还计划开启中国通往雅库茨克、阿纳德尔、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的定期邮政航班。

  (三)金融俄联邦中央银行正式在北京开设代表处,凸显两国金融关系的紧密程度。中国国家开发银行与俄罗斯直接投资基金签署建立以人民币结算的联合投资基金(总额680 亿元人民币)协议,并与俄对外经济银行签署投资期限15年、总额为8.5亿美元的合作框架协议。中国银联国际公司进一步扩大了与俄罗斯国家支付卡公司(NSPK)和俄罗斯商业银行在俄境内的发卡业务合作。迄今,俄10家金融机构已发行了50余万张银联卡,有超过30万家商户和4万多台ATM可使用银联卡。此外,中国进出口银行与俄罗斯对外经济银行签署向后者提供30亿美元额度(人民币贷款)的框架性贷款协议,旨在对俄高科技、知识密集型和创新产业及基础设施项目融资。双方表示,将继续拓展两国银行间、支付系统和支付服务及保险领域合作,同意在遵守现有监管框架和世界贸易组织义务基础上促进双方金融机构和金融服务网络化布局与金融市场的整合。

  (四)能源中俄石油贸易不断扩大。2017年前8个月,俄对华原油供应增长超过38.5%。在西方制裁导致俄大型能源企业资金链被切断的情况下,俄罗斯石油公司加大了从中方寻找融资渠道的力度,并获得了可"替代支持",成功完成向北京燃气集团有限公司出售总额为11亿美元的所属上乔纳斯科石油天然气公司20%的股权交易。中俄企业咨询委员会第三次会议敲定中国-欧亚经济合作基金与阿拉伯投资者联合收购俄罗斯陆上石油钻探公司"欧亚钻井"的股份。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与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签署对华东线供气补充协议,从2019年12月起,俄方通过"西伯利亚力量-1 号"(东线)天然气管道对华供气。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和中国国家开发银行与俄天然气生产商诺瓦泰克公司分别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和谅解备忘录,就实施北极液化天然气二号项目、在中国境内和第三国开展LNG和天然气销售方面加强合作。12月,中俄亚马尔项目首条液化天然气生产线正式投产,中方每年将获得400万吨液化天然气。同时,中俄原油管道二期——"斯科沃罗季诺—漠河—大庆"管线全线贯通,从2018 年1 月1 日起,俄对华年输油能力从此前的1,650万吨增至3,000万吨。随着在建的东线天然气管道于2019年投入使用,俄罗斯对华天然气的供应规模也将大幅增加。

  (五)基础设施建设中俄"莫斯科—喀山"高铁项目被列入两国经济发展长期规划,并将于2023年投入运营。中国东莞至俄罗斯沃尔西诺的铁路线投入运行,不仅使经该路线运输货物的用时比海路缩短三分之二,其运费也比空运便宜一半。中国中车与俄锡纳拉集团就在俄建立高铁列车生产联合企业达成一致,以实现高铁列车设备的本地化生产。中国诚通集团与俄罗斯天然气工业银行签署关于建立规模达10 亿美元的联合投资基金相互谅解备忘录,旨在投资两国基础设施等联合项目。两国还决定合作开发北极地区的交通基础设施、矿产和旅游等资源。针对跨境桥梁项目俄方一侧进展缓慢情况,俄方多次表示,将力争在2018 年建成下列宁斯阔耶—同江和布拉戈维申斯克—黑河铁路桥。两国总理在定期会晤期间商定,双方将继续推动两国的交通运输、跨境基础设施、物流及其他重点领域的项目合作;推动同江—下列宁斯阔耶铁路桥、黑河—布拉戈维申斯克公路桥和黑河—布拉戈维申斯克跨江索道项目按期完工,加紧商谈并尽快签署建设东宁—波尔塔夫卡公路桥的政府间协定。继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承建的中共"六大"会址常设展览馆项目荣获莫斯科古建筑修复比赛"最佳施工组织奖"和"最佳项目奖"后,该项目又获得俄方授予的"文化遗产修复及现代化使用"特别大奖。同时,由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承建的"莫斯科中国贸易中心"凭借其优质的水准又使"中国标准"首次获得俄建筑管理行业的认可,彰显"中国速度"和"中国建筑品牌"的魅力,成为中企在俄罗斯一个标志性工程。在涵盖工业与民用建筑200多家公司的1,000多个项目评比中,该工程荣获莫斯科市建筑行业质量最高奖——"2017年度莫斯科市优质工程奖"第一名。

  (六)毗邻地区和农业中方在俄远东跨越式发展区和5个自由港内实施的23个项目稳步进行。仅2017年上半年,中国与远东地区的贸易额即增长33.6%,达到36亿美元,成为俄远东地区第一大贸易伙伴。[1]截至2017年底,中国投资占远东地区总投资额的7%和外国投资总额的86%以上,涵盖林业、农业、建材、轻工、能矿和商贸等诸多领域。[2]两国有关部门还商定扩大俄对华小麦出口。中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分别与俄农业部签署关于俄联邦产小麦、葵花籽、亚麻籽和燕麦对华出口植物检疫要求议定书,与俄联邦动植物卫生监督局签署阿穆尔州和车里雅宾斯克州对华出口小麦、荞麦、燕麦、葵花籽和亚麻籽的资格议定书,使俄方具备对华出口粮食作物资质的联邦主体增加至6个。

  (七)人文双方积极落实两国文化部2017-2019年"合作计划开局年"和中俄"媒体交流年"收官年举行的各项活动,以增进两国民众的相知相亲、巩固两国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社会和民意基础。在习近平主席访俄期间,双方签署了18份有关媒体领域的合作文件。两国总理在定期会晤期间决定,将共同支持扩大两国在广播、电影、电视、平面媒体、媒体产业和新媒体等领域的交流合作。学习对方语言的人数有增无减。中方在俄罗斯就读的大学生约有2.6万人,俄方在华学习的大学生约为1.7万人。中国有130所高校教授俄语,俄罗斯有200余所院校开设汉语课程。中文考试已覆盖俄罗斯所有设置汉语课程的中学,并成为其国考第五外语。相当一部分学校都将中文作为学生的基本必读科目,并将考试分数计入总成绩。2020年,汉语将正式纳入俄罗斯国家统考体系。旅游合作快速发展。俄方以"十月革命"100周年为契机,不断增加旅游线路和产品。2017年前9个月,仅免签证去俄罗斯的中国游客即增长24%,接近100万人次,位列外国人来俄旅游人数首位。中国游客每年在俄消费约为22亿美元。[1]为吸引更多中国游客,俄方决定进一步放宽对中国公民的免签旅游规定,由先前最少5人组团降至3人,停留时间从14天延至21天。同时,中国也成为俄罗斯人第六大旅游目的国。两国总理商定,双方将继续积极协作,优化相关文件办理程序、简化旅行手续,为对方游客在本国停留创造更加舒适的环境。

 

四、存在的问题

  尽管中俄各领域合作不断扩大和深入发展,但两国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仍存在一些需要不断加强和完善的方面。

  一是战略互信仍需加强。尽管中俄高层的战略互信水平毋庸置疑,但俄罗斯仍有相当一部分精英人士对华持有偏见,他们借助西方资助研究所谓的"中国威胁"议题,以恫吓本国民众。[2]有人甚至指责俄政府部门制定的吸引中国游客签证方面的"优待"政策。虽然特朗普执政前后不断变换的对外政策未能影响中俄关系,可无论在中国,还是在俄罗斯,围绕特朗普政府对中俄政策调整或使两国分别陷入"中美俄大三角"的被动境地、抑或边缘化的议论仍不绝于耳。特别是中美签署天价商业合作大单后,俄不少精英担心,这有可能影响俄中联合研发大型客机的积极性,干扰俄对华出口天然气、粮食和肉类等出口的谈判进程。

  二是两国企业相互扩大投资信心不足。虽然两国政府做出种种努力,可双方中低级别人员交往仍未达到令人满意的程度。"两国中小企业间联系不多,相互缺乏长远目标,甚至不清楚10 年后彼此关系会如何。"[1]尽管俄方在放宽市场准入条件方面采取了不少措施,但基于美国市场的重要性,中国投资者仍不愿对俄做长线投资,因为"美国和欧洲的游戏规则更明白易懂,发展中国家市场利润更多";"俄罗斯的商业文化在美国、欧洲、亚洲和拉美映衬下'过于独特',中国人很难适应"。[2]此外,俄结构性改革滞后,其经济企稳回升仍存诸多不确定因素,使得中国的银行觉得其市场风险依然很大,并不急于向俄基础设施投资,也大大缩减了对其他项目的融资和贷款规模。"几年前中国人还能自由地(对俄)投资,但如今中国的银行却开始十分认真地追逐多快能获得投资收益。"[3]在此情况下,中国对俄直接投资不仅比不上对很多非洲和拉美国家,甚至还不如对哈萨克斯坦的投入。俄方统计,近年来中国对俄实际直接投资不足20 亿美元,其余约80 亿美元是需偿还的贷款。同样,随着中国企业债务的激增,2017年中方7 家大公司违约;中国大幅削减对外投资规模,1—9月,中国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同比骤降41.9%,只有780.3亿美元。这影响了俄企业扩大对华经贸合作的信心。他们中不少人抱怨,"在西方制裁下,不要再指望中国能收购俄罗斯的大工厂或振兴俄经济"。[4]由于中国已掌握天然气水合物(Gas Hydrate)开采技术,再将铺设对华天然气输气管道作为推动远东和西伯利亚工业化进程的决定已非长远之计。"失望或迫使俄企业和政府部门重蹈覆辙:它们没有耐性去对中国进行分析和起草与东邻合作的长期战略。"[1]

  三是双方合作项目落实不够。虽然中俄达成的合作项目不少,但"大多停留在口头上,没有实际动作"。[2]由于欧亚经济联盟内部和俄一些机构行动不协调,以至于这些部门仅在遴选用于吸引中国投资具体项目上即花费近两年时间,导致建立欧亚经济联盟—中国自贸区事宜仍处于讨论阶段。作为两国标志性的大型合作项目,"莫斯科—喀山"高铁正是因投资条件和回报率问题,停滞一年。有俄学者指出,俄中衔接的"对口部委更热衷于行为艺术,而非致力于地区综合发展——这些部门把资金都投到了各自孤立、与解决地区问题关系不大的项目上。符拉迪沃斯托克俄罗斯岛建桥一事表明,划拨的投资最终并没有被充分用在解决基础设施等总体性地区问题上"。[3]直到习近平主席对俄进行国事访问时,双方还在讨论一直停留在纸面上的有关在远东"跨越式发展区"的五六个政府和部门间的合作项目协议,其中包括符拉迪沃斯托克自由港和在俄罗斯中部投资的几个项目。[4]有鉴于两国间凡是可凭政治意愿促成的大订单均已签完,余下的大合同要么现有的经济条件不允许,要么还需多年努力才能达成,中俄间大型合作项目将告一段落。在现有的天然气价格条件下,西线的"阿尔泰"输气管道不会很快动工,"莫斯科—喀山"项目谈判未能取得进展。[5]尽管俄方已拟好欧亚高铁的初步可行性研究方案并提交给交通部,但负责"莫斯科—喀山"高铁项目的俄罗斯铁路公司第一副总裁亚历山大·米沙林却对外表示,由于中方为该项目提供的贷款利率有些高,"俄铁"无法接受中国国家开发银行提供的贷款。[1]由于西门子公司、德意志银行、德国铁路公司等大公司组成的德国财团也有意注资35亿欧元角逐这一项目,最终结果将取决于中方在签署政府间协议后会做出什么样决定。[2]

  四是俄方认为开展对华合作的"收益"不如中方。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高级研究员瓦西里·卡申认为,"在俄美关系受挫的背景下,中国占据着有利地位并试图从中获取最大利益"。[3]有学者称,"由于不愿因过于积极支持俄罗斯而导致与美国规模可观的经济往来面临风险,尽管中国没有与西方一起参与制裁,但也未与俄一起跟美国对着干"。[4]俄《独立报》经济部副主任阿纳斯塔西娅·巴什卡托娃质疑,两国的研制宽体客机项目也向中方倾斜,无论是设计生产、销售还是服务的主角都是中国,"由于中国只有组装经验,其无疑会通过合资企业获得接触俄罗斯核心技术和工艺的机会","俄罗斯以提供高科技方式加入对华合资项目会冒着拿不到经济和政治利益、承受大量损失的风险",因此"不排除俄也采取同样做法,如果想要俄飞机制造业现在就有所起色的话"。[1]不少俄罗斯学者对于中俄经贸合作发展的远景表示悲观。他们认为:"由于中国运往欧洲的货物大多走海路,经陆路的仅占总货运量的5%—6%,加之俄境内道路基础设施陈旧、沿途多有'狭窄路段'、运力低、费用高、时速慢,又被本国货物所挤满,其西伯利亚大铁路也不被看好,不排除未来几年俄罗斯有被挤出'一带一路'项目的可能性";[2] "中国投资也是面向自己需要的领域,而且还是通过本国银行进行的";[3]"俄罗斯得不到任何个人所得税、增值税和利润税,以至于中国投资对俄经济产生的效益微不足道";[4]虽然远东地区的运输物流系统得到改善,经济和工作岗位出现暂时增长,但却没有解决当地的根本问题,"远东扮演的角色仍主要是运输中国商品和为运往中国的原料进行开采和初步加工的地区"。[5]莫斯科卡内基中心"亚太地区的俄罗斯"项目负责人亚历山大·加布耶夫警告,"在无望再从中国轻易赚到钱的情况下,就存在俄罗斯管理层会把重心从亚洲方向移开的风险"。[6]

  总之,尽管中俄在互利合作中存在一些需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的问题,但这些并不会影响两国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迅猛发展势头。发展互利合作的关系是两国长期的战略选择,不会因国际形势变化而受影响。习近平主席反复强调,中国发展和深化中俄关系的明确目标和坚定决心不会改变。[1]普京总统也一再表示,俄罗斯在发展对华关系上"具有全国性共识",与谁当总统没有关系;无论2018 年俄总统选举结果如何,其对华关系都不会有任何变化,在可预见的未来,俄中都将是长期的战略伙伴。[2] 2017年岁末,两国元首和总理在互致新年贺电中均表达了要加强相互政治和战略互信、不断深化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推动两国全方位合作取得新成果的意愿。针对中俄经贸合作中出现的问题,两国主管部门已在采取措施,积极创建新的合作模式和增长点,并在新建的查找和消除经贸及投资壁垒方面联合协作机制下,查找出各自企业在对方国家遇到的十余项壁垒和不合理限制问题。更重要的是,两国经济已企稳向好:俄经济呈现明显复苏和增长势头,通胀降至2.5%的历史最低水平,GDP实现1.4%的增长,吸引外国直接投资是上年的2倍,多达230亿美元。[3] 2018年,俄经济有望达到1.9%的增长。随着中国国企债务危机的缓解,甚至开始转亏为盈,国际机构纷纷修改对中国经济增长预期,2017年中国经济实际增长6.9%,大大好于预期,外汇储备重新增至3.12万亿美元。这无疑表明中俄关系的发展具有强大的内生动力和发展潜力。

通讯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马甸冠城园冠海大厦9层-10层 邮政编码:100088 传真:82007131 总机:82005566

办 公 室:82002138 总机转8008 人 事 部:82005669 总机转8002 美 大 部:82003022 总机转8030

亚 洲 部:82002380 总机转8021 欧 洲 部:82003512 总机转8039 第二亚洲部:82005953 总机转8038

理事工作部:82002375 总机转8023 和平与发展研究中心: 82002580 总机转8060

《和平与发展》编辑部:82005566 总机转8066 网址:http://www.caifc.org.cn 电子邮箱:caifc@caifc.org.cn

艺委会(友联画院)通信地址: 北京朝阳区德外大街华严北里甲1号健翔山庄D5楼 电话:62366878

备案/许可证号:京ICP备05038878号-1